外汇新闻

欧洲央行降息辩论升温:周期性挑战与结构性障碍的博弈

2024-12-10


随着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央行(ECB)正面临一场关于降息是否能够有效刺激经济的激烈辩论。面对日益疲软的经济形势,尤其是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困境,部分政策制定者呼吁迅速降息,以刺激消费和企业投资。然而,另一些央行官员则对降息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认为当前的经济疲软更多源于结构性问题,而非单纯的周期性因素。

降息的争议:是否能激活沉寂的经济?

欧洲经济的疲软加剧了降息的呼声。部分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认为,降息能降低家庭负担,刺激私人消费,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尤其是那些受低利润影响的行业,如房屋建筑。意大利央行行长法比奥·帕内塔是降息政策的积极支持者之一,他认为“目前的优先事项应是关注实体经济的疲软”,并警告低迷的需求可能导致通胀低于2%的目标。

安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尔·莫埃克(Gilles Moec)也强调,降息在当前的政治真空中可能成为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如果欧元区能够展示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这将是一个信心的信号。”

然而,并非所有的欧洲央行官员都认同这一观点。以鹰派立场著称的欧洲央行执委伊莎贝尔·施纳贝尔(Isabel Schnabel)警告,降息并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如生产力低下、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短缺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她指出,如果企业不投资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外的结构性问题,那么降息可能效果有限,反而会消耗未来应对经济冲击所需的“政策空间”。

经济疲软的根源:周期性还是结构性?

德国和法国等国的经济表现令人堪忧,尤其是德国,面临着连续第二年经济收缩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疲软的根源是否主要是周期性因素,还是长期的结构性挑战,成为了辩论的核心。Berenberg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认为,当前经济问题的周期性和结构性成分混杂,这一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货币宽松。

芬兰央行行长奥利·雷恩(Olli Rehn)也指出,结构性问题与周期性挑战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然而,雷恩认为,尽管货币政策不能直接解决长期增长和竞争力问题,但金融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刺激投资,尤其是在经历了供应冲击之后,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助于避免对长期生产力投资的负面影响。

image.png

市场预期:降息是否足够?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特别是预计将在本月下调存款利率25个基点,进一步接近可能刺激经济活动的水平。尽管投资者押注欧洲央行将推动更为激进的降息行动,市场定价显示存款利率可能降至1.75%左右。

然而,德意志银行行长约阿希姆·内格尔(Joachim Nagel)则坚持认为,尽管存在风险,当前并未出现通胀低于目标的“重大风险”,因此他对扩张性政策持谨慎态度。法国央行行长弗朗索瓦·维勒鲁瓦·德加约(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则表示,如果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且通胀风险进一步下行,降息仍有可能成为选项。


尽管许多经济学家倾向于支持那些强调结构性和周期性挑战的央行官员,认为单靠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但他们也承认,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仍然有其必要性。PGIM固定收益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凯瑟琳·奈斯(Katharine Neiss)表示,降息“不会神奇地解决所有结构性问题”,需要与结构性改革和配套的财政政策共同推进,才能形成有效的政策组合。